2)第十五章 官山海_从酋长到球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种类还会增加,所以不是直接写在一个泥板上烧制成型,而是用类似活字的办法在其中增添删减,也希望给后世族人一点灵感。

  专营制度,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将是部族城邑政府的主要收入。

  这是一种隐性的税。

  如今已经开始征收土地税,公务人员越来越多,脱产士兵的数量也在增加,更为严峻的是因为社会分工的细致分化,不少人脱离了体力劳动,成为了专职的管理者,这就需要更多的税收来养活这些人。

  现在加增税赋的话,肯定会受到普遍的反对,对陈健并不利,因为他现在是众人推选出来的,不是靠暴力政变上台的。

  之前这几个部族的发展极为畸形,比东边的华粟文化圈至少差了百年,爹是英雄儿好汉的血统论还没有在部族间流行,以前连谁是爹都弄不清楚。所以陈健不想被族人反对以致在冬天推选出出什么差错,也只能暗中加税。

  盐得吃、铜得用、酿酒需要粮食是奢侈品,通通收归城邑直辖,适当提高盐、铜的价格,就能将明面的十五税一暗中变为十三税一甚至更多,就如今族人的政治素养和经济学素养,可能需要一两年后才会明白过来。

  这种专营制度因为夏城的人口稀少而将缺点无限缩小了,陈健觉得自己还是能管过来的,等到他管不过来的时候,也就证明夏城所统治的人口已经可以真正算的上是一方霸主了,那他也就不需要再亲力亲为这些小事了,凭着上升期的惯性就能吊打周围的部族了。

  除了为了增加税收以养更多的脱产人员之外,陈健也是为了和娥城打经济仗做准备。白马那边顺利的话,北边草原的威胁两年之类不会有,而娥城和卫城暂时没有开战的可能,除非三家中有一家能够有压倒性的优势。

  和娥城的盟约中算是最早的关税同盟,护送卫西回来的族人说卫城的首领不怎么喜欢族人去外族交换,只要种好地打好仗就行,那也是一个很好的市场。

  三足鼎立,此消彼长,通过技术优势扩大部族的财富,在没有绝对碾压的实力之前,即便要打也是逼着对方背盟,当初的七盟之中陈健可是故意加上了往来商人不征税这条的。

  族人既然暂时同意了新的规矩,那就要重新分配这些利益,现在同意规则不代表以后不反对。

  盐矿在百里之外的山谷中,以往那种经营办法已经不适用,必须要在那里建立一个新的村落,调拨奴隶专门负责熬煮食盐。

  为了以示公平,还是让每个部族出三个人,然后再调拨八十个奴隶专门在那里建立一个新的村落。

  村落的管理者是由城邑指派的,但陈健不准备在这件事好消耗自己的威望,所以决定推举再抽签的办法。

  不指派的话,城邑中威望较高的也就是那些首领和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ueal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