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148、奉旨涨价_我的人生狂跑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Ps:为了轻微夸张,但不至于太离谱,查完资料后,重新修改了前面的票房数据,。

  大年初二。

  一大早,柳乘荫就守在电脑前,边玩手机,边等待票房成绩刷新。

  很快,春节当天的票房出来了!

  其中排名第一的正是柳乘荫的《追梦》,单日成绩为亿!

  排名第二的电影,其单日票房为亿。

  《追梦》单日亿的成绩足足超过了排名第二的电影1亿,是第二名近的倍!

  另外,春节当天总票房约为14亿,《追梦》当天的排片量为18%。

  也就是说,《追梦》靠着18%的排片量,拿下了总票房的20%。

  18%与20%看似差距并不大,但事实上,这是一件非常离谱的事情!

  因为《追梦》的票价!

  要知道,这是“票房”,而不是“观影人次”!

  要知道,在当今票价下,稍微有点牌面的电影,其通常“平价”通常为35元左右,这是物价正常的地方,而且是普通荧幕电影的价格。

  如果电影院是在那些消费水平高的大城市,或者电影用的是昂贵的3D屏幕的话,这个价格还得再涨一截,最高直奔五六十!

  而《追梦》不同。

  因为柳乘荫当初在拍《追梦》时并不在意票房,而且太“心软”的缘故,所以,他的电影票价的“平价”为25元,哪怕在高物价的地区,电影票的最高也不过是35元而已。

  如此一来,柳乘荫的平均票价只是其他电影的三分之二左右而已,如果跟3D电影比的话,甚至更少!

  那部排名第二的电影的电影票“平价”为38元,《追梦》的票价大约为其的三分之二。

  靠着三分之二票价,却卖出了比第二名高出了近60%的票房!

  这意味着什么?

  这意味着,《追梦》这部电影的单日观影人数是第二名的近倍!

  当然了,因为便宜的票价,导致观众们的消费门槛降低,也是观影人数会这么多的一大重要原因。

  但,无论怎么说,这都是一个十分恐怖数据!

  然而,这只是个开始!

  初二当天,三号打电话给柳乘荫,说院线和投资方希望给《追梦》的电影票涨个价。

  三号将院线和投资方的意思概括了一下,转述给柳乘荫。

  大概如下:

  在这个电影电影“平价”为35元左右的时代,《追梦》的电影票居然才25元一张!

  这对院线来说,意味着什么?

  这意味着,他们相当于他们每次靠《追梦》“营收”到一块钱,就会“丢失”三毛钱!

  这里是“营收”,而不是“赚到”。

  这“营收”到的一块钱里,除去成本后才是赚到的。

  如此情况下,这“三毛钱”十分重要!

  院线的利润立刻瞬间增长一大截!

  实际上,从《轻狂》到《追梦》,院线之所以愿意以25元上映柳乘荫的电影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ueal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