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55、《年轻狂响曲》_我的人生狂跑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如果哪个校长敢做出这种明眼人就能看出立场“不正确”的事情,绝对会被网暴个通透。

  而以“成绩不好”为由减少支持力度,“减少”参赛次数,就比较合理。

  在第一幕,柳乘荫直接爆出了电影的第一个矛盾点。

  同时圈出外来乐器排挤传统乐器的问题,引发思考。

  之后依旧是主角作为新生入学本想学西洋乐器,但被发传单的师姐,即女主角吸引,加入了民乐系。

  电影的男主名为张铮,女主名为萧楚楚。

  因为名字,所以男主选择了古筝。

  在设定中,张铮原先是一个电子游戏高手,因为在打游戏的过程中,他锻炼出了强大“连招学习能力”和惊人的手速。

  这两样能力里在学习古筝时也体现了出来。

  复杂的乐谱和连续的复杂指法,张铮可以当游戏连招去记,把琴弦当成键盘摁键,学习速度远超其他初学者。

  为了加入民乐系乐队,更进一步接近女主,张铮十分努力地去学习古筝,再加上其却是有着很高的天赋,最终成功以古筝初学者身份被招入了系乐队。

  一开始,柳乘荫还觉得自己这种剧情有点“龙傲天”,是不是要改改。

  毕竟根据【乐理】所赋予常识猛踏知道传统乐器的入门时间通常是要用“年”计算的!

  一两个月古筝入门?

  怎么可能?

  不过,柳乘荫后来查过后发现,初学者进入乐队并非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相反这在非专业院校所组织的类似于“兴趣班”的乐队里,其实是十分正常的事情。

  不会弹奏乐器?

  不要紧!

  他们有特殊的速成方法。

  只要有点天赋。

  练上一两个月就能上场!

  当然,指望一两个月能上手一门传统乐器自然是不可能的。

  其实,这种速成方式跟流水线作业有异曲同工之妙,新人只需要专门练习一首合奏的曲子中,自己所学乐器的部分的......一部分。

  一两个月练下来,至少听起来跟那些正常学习了几年的人差距不大,甚至如果不是非常专业的人根本听不出来差别,当乐队需要表演那首曲子时,再把专门练过这段的新人换上去撑撑场子,没什么问题。

  就很真实......

  柳乘荫查到资料后,便将这些改编成了剧情的内容。

  电影里,因为华国传统乐器入门难,这点很劝退那些一时兴起的人,民乐系想跟易入门的西洋乐器竞争,便也用了这样的办法。

  而洋乐系的乐队根本不需要这样,因为想学西洋乐器的人很多,甚至这些人里很多都是“带艺入学”的,根本不用从头教,直接就能上手!

  甚至连“带艺入学”的人数都远超出乐队所需,因此他们不仅不缺可以直接用的人手,甚至还能搞筛选,优中选优。

  民乐系虽然也有“带艺入学”的存在,可以直接上手乐器的人,但数量很少,终究还是得靠培养新人才能补充完各个位置。

  这些年来,民乐系乐队靠着这样的配置参赛,成绩怎么可能不差?

  然而,在张铮加入了乐队不久后,他突然发现,原来萧楚楚其实已经心有所属!

  随后,“失恋”的张铮开始摆烂,放弃了先前为了追求学姐,而伪装出的风度翩翩,恢复了原来那副不羁的叛逆少年面目。

  他开始通过弹古筝来发泄情绪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ueal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