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998章 日本债市的变化_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证交所,已经出现了股市下跌的迹象。如今加息已经从原本的2.5%加到了6%,在基准利率上说,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。即便是在小白的韭菜,也能意识到不对劲!

  投机的热情在降低,反应出来的就是此时东京证交所的交易量、换手量在下降。但,让卡特感到明悟的,却不在证券交易上,而是债市!

  “三菱重工、浅野水泥、尼桑保险、朝日.”

  在债券市场上,那些挂牌交易的公司债券,数量和旁边的证券交易几乎相差无几。换而言之,几乎所有能发行股票的公司,都在这边发行了债券。而与隔壁股票交易的缓慢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,债券市场这边,一片火热。

  高利率时代的到来,意味着新进发行的这些三年期、五年期债券的利率也在同步攀高。预感到股市即将下跌的人们,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债市。

  掏出笔记本,卡特从86年开始发行的债券开始统计,一直到现在。然后,明显可以发现,自87年开始,日本债市上可交易的债券数量出现了相当大程度的上涨。

  这一时间,和日本当年受迫贝克的压力,降息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事情!

  而结合这一点,卡特反向推敲

  卡特还记得,最早的时候,还是老财长在的时候,来日本谈过的一个叫做“金融市场开放”的东西!

  日本当年的表述是“逐步”,而美国追求的是“跨越”。无论如何,金融市场的开放是必定的,而同样在那一年

  债券发行由原本说是注册制,但需要大藏省财务厅注册并审核许可的实际上是核准制的发行规则,变更为了注册制。当然,名义上还是没变的,只是允许企业发行债券的许可,在那一年,变得相当容易通过!

  卡特当然知道,这是一个试点。

  任何大政策施行前,都会局部的试点一下,验证一下其可行性。这无可厚非,但有意思的地方在

  这是一个,一直以来都很容易被忽视的角落!

  若不是从丰田章男口里,得知日本那些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很难发放出去,卡特自己都没有注意过日本债市上的变化。

  同样,在其他人眼里,甚至包括日本人眼里。

  他们拒绝“跨越”式的开放,最大顾虑就是外资的入侵。是以,他们重点研究的方向,都是在如何不得罪美国的情况下,避免开放幅度过大,或者说,怎么继续保持原本的外汇管制程度,有限度地放松。

  对于日本国内的金融市场改革,相应的,就仿佛没那么重视一样,折腾出了这么一条规则!

  若是单纯的放开了企业发债的限制,降低了企业发债的门槛,这或许还没什么。可偏偏,那时候,还有一个低利率的问题!

  过低的基准利率,同样意味着,企业发债融资,成本会很低!

  既不需要付出股权,又不需要承担高额利息,甚至直接面向市场交易者发债的利率,可能会比同期向银行借贷的利率还要低!

  毕竟,银行贷款利率的组成是由无风险利率(基准利率)+风险溢价+银行利润构成,而直接在债券市场上发债,这些企业需要给出的利率却只有基准利率+投资者利润,至于风险溢价

  不同的银行,对一家公司的信用评估,对风险的定级都不一样,换到市场投资者那里,也是一样!

  有人觉得这家公司违约风险高,有些人觉得低。可相比于寻求银行借款,公开发债,债主来源将不那么单一!

  换而言之,对企业来说,他们完全可以不管风险溢价部分。总会有人买,也总会有人不买,他们只需要确保自己能够筹集到足够的钱,这就够了!

  此时,再结合日本这几年的市场风气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ueal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